昭通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关于报送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推动依法行政责任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及时调整完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法治政府建设日常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具体工作。二是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今年召开党组会2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事项。三是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落实年度述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述职中围绕法治学习、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等情况进行述法。2022年,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听取工作汇报4次,牵头研究解决人员、宣传及经费保障等事项,为推进法治建设相关工作纵深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是着重建章立制。认真制定《昭通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昭通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2年普法宣传工作要点》《昭通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进一步明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负责提供行政审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负责提供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同时,加强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严格执行上级关于规范性文件的管理指导意见,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一年来,我局共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1轮次。 三是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末位表态”等制度,认真开展重大项目立项、重大政策文件出台合法性审查和意见公开征集,积极开展公平性竞争审查和廉洁风险评估,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不断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二是聘任云南鸿佩律师事务所骨干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坚持“凡是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协议合同签订、行政争议解决需事先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原则,对单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签订合同等进行合法性审查。2022年局法律顾问共审核各类合同、协议16份。三是自觉接受人大全过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完成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满意率达100%。四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在昭通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部门机构组织、职能职责、年度预算决算等内容,做到信息公开全程留痕全程可追溯。目前,共发布政策文件、财政预算决算、政府采购信息、招投标公告等信息2000余条。五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组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拟定廉政风险防控清单、重点岗位人员一览表、重点监督事项一览表等,重点加强对人事、财务、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的监督制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入。我局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连续5年被市委评为“优秀”。 (二)强化宣传教育,助力普法宣传任务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依法治市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10分钟学法”和“第一议题”要求,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站位,确保依法治市工作落地落实。2022年以来,共开展会前10分钟学法1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及时召开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机关党委会、党支部集中学习、讲党课等形式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5次、专题研讨70余人次,汇编印发《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章程》100余册,进一步凝聚干部职工、企业群众奋进新力量。 二是深入学习党内法规。组织专题讲座、支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并通过“法宣在线”“昭通普法”等媒体平台,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及学法考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扎根于心、落实于行。2022年以来,共开展集中学习9次,学习党内法规13个。 三是认真学习业务法规。聚焦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资源交易、政务采购和出让等业务工作,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运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能力。2022年以来,坚持“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安全等专题培训3期,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2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 四是积极开展普法活动。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法治宣传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登陆“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参与民法典有奖竞答,同时发动亲朋好友齐参与,横向拓宽活动参与面。认真开展“4·15”相关普法活动,通过宣传栏、“政务服务”公众号、工作微信群、滚动LED屏、大厅显示屏等多形式宣传国家安全宣传标语和保密安全知识,宣传《国家安全法》《保密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及12339举报电话,在局机关和市级政务服务中心营造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全面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环境。以5月“信访宣传月”为抓手,积极开展“贯彻信访工作新《条例》,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主题活动,修改完善《昭通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信访工作制度》,发放《条例》宣传单200张,入户宣传60余户,接受群众咨询7人次。在爱国卫生挂联社区、乡村振兴挂钩村张贴《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海报50张,开展讲座2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法治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线上宣讲,参加云南省2022年反有组织犯罪法专项答题活动,深入检查系统内职工有无组织、参与、帮助、包庇有关犯罪活动的隐患,并提升识别有组织犯罪行为的能力,强化干部责任意识,有效避免干部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聚焦9月保密宣传月工作重点,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认真学习《密码法》《网络安全法》,签订责任书,防止网络安全事故发生。积极学习宣传《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认真开展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问卷调查,实现单位干部职工全覆盖。2022年以来,共开展普法主题活动7次。 (三)强化效能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稳步向前 一是推动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提质增效。以作风、效能“双革命”和干部作风、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托11个巡回指导组、1个监督检查组和6个专项督查组,聚焦企业群众关心关切,综合运用督查通报、暗访曝光、反面警示等方式,开展实行“一月一督导、一监督、一督查”,通过巡回指导、明查暗访、督查问效破难题、疏堵点、治痛点。同时,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广泛宣传运用国家、省投诉平台,拓展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咨询投诉功能,在市政府网站开设“营商投诉专栏”,政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投诉台,公开投诉举报电话、邮箱,多渠道收集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交办、处置、反馈、评价、回访“五位一体”的问题整改、投诉处置工作机制,通过依法依规处置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促进营商环境提升,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以来,共发布监管动态数据1205条,曝光违法违规信息194条,监管行为覆盖率为74.41%。截止10月,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17552户,市场主体总量较2021年底净增35081户,同比增长17.66%。 二是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场所面积达标建设,11个县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达标比例为63.64%。印发《昭通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公布政务服务事项14558项。优化“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常态开展“5+X”、免费邮寄、一对一专办等服务,大力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网上办”,创新推进帮办代办,为全市企业群众、重大项目、社会投资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3000余次,切实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目前,全市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站)共入驻部门1771个、人员3358人、入驻事项28301项,基本实现“应进尽进,进必授权”;梳理发布实施清单数量14628项,承接指派率、发布率均为100%;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窗口35个,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5个,公布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三批次共97个事项,开展上门、预约服务1.6次,办结“跨省通办”3.9万件、“省内通办”7.8万件,网上可办率99.56%,全程网办率92.83%,政务服务“好差评”好评率为99.99%。 三是推动审批制度改革更加科学合理。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政府权责清单、行政审批事项负面清单,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后补”“并联审批”,统筹推进“四减”“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限、降低审批成本。2022年,全市再增“四减”事项1460项,其中减环节事项416项、减材料事项363项、减时限事项952项、减费用事项6项,分别平均压减37.69%、38.69%、33.41%和100%。印发《昭通市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指导意见》,有序推进昭阳、鲁甸、镇雄、盐津、水富5县市区“一颗印章管审批”试点改革;通过“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受理审批事项3833件,办结事项3216件;通过“云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共受理审批事项2271件,办结事项1242件。 四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阳光透明。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要求,主动公开各类办事指南、服务电话,采取提前对接、优先办理、容缺受理等方式为进场交易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全面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审查、原件核对等事项和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招标文件费用收取,推行投标保证保险,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同时,严格开展采购意向公开前置审查,落实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2.0版与政府采购和出让交易融合发展,促进政府采购和出让更规范、更便利。2022年1-10月,全市采用投标保证保险项目714个,替代现金保证金8.39亿元,受益企业4016家(次);完成政府采购项目3 8个,成交金额4057万元,节约政府预算资金185万元;完成产权交易项目2个,成交金额65.45万元。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一是干部职工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二是督促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不够深入精准,企业知晓率不够。三是创造性开展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举措还不够。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切实发挥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公众号、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阵地作用,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普法工作影响力。 (二)增强惠企政策解读。切实履行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牵头职责,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三)推进工作特色挖掘。进一步探索法治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打造亮点、挖掘特色,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法治化水平和能力,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