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小号”开启引资模式:上市进程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 六七年前,在政策的东风和资本的追捧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新造车企业疯狂生长,巅峰时期一度超过300家;大浪淘沙,如今在市场上有声量的、稳定出货的不到10家,资本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也趋于理性。不过,仍有跨界新玩家前仆后继加入造车队伍。 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理想、小鹏营收和销量持续增长,迈过从0到1的起步期,手握稳定现金流,进入1-10的成长期;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以黑马之姿销量和资本两开花,向上反攻,赴港IPO传闻迭起。 随着新造车头部企业逐步站稳脚跟,二线企业步步紧逼之际,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们也开始加速“赶考”资本市场,开启了一场“抢钱”狂欢——岚图汽车启动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外部股权融资,智己汽车、阿维塔、广汽埃安等也于近日开启引资模式。 传统车企“小号”们,有机会超越“蔚小理”吗? 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势力长板在于对敏捷组织的打造、对客户人群的把握,以及在营销模式方面的创新等,但是其短板在于对产品的敬畏之心比较低,汽车不是那么好造,特别是一个安全的产品不好造,而这正是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优势。” 车企“小号”融资消息频出 两天时间内,三家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宣布融资消息。 8月1日,上汽集团旗下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宣布完成A轮股权融资协议签署。这是智己汽车首轮市场化融资,由交银集团旗下股权投资平台交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领投,上汽集团继续追加投资;同时引入工银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信证券投资等多家机构。此轮融资完成后,智己汽车估值将达到近300亿元。 同一天,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岚图汽车增资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披露。此次预披露公告未公布“拟募集资金总额”、“新增投资者拟对应持股比例”等关键增资目标,但表示募集资金用途为“支撑公司战略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关注于公司主业发展”。这是岚图汽车成立以来的首次外部股权融资。 8月2日,长安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维塔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领投,招商金台、国投聚力、韦尔股份旗下韦豪创芯(联合体)、中信新未来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同时,现有股东长安汽车和南方资产也进一步追加投资。 不过,阿维塔并未透露本轮融资的具体数额。但根据此前的公开信息,长安汽车曾于2021年11月5日对阿维塔以公开挂牌方式增资扩股,引入三家战略投资方,完成总额达24.2亿元人民币的首轮融资,宁德时代以23.99%的持股比例,正式成为阿维塔的第二大股东。 由此推断,阿维塔A轮融资金额或在20亿元以上,但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仍为阿维塔的第一、第二大股东。 “完成A轮增资后,阿维塔整体融资规模近50亿元,投后估值将接近百亿。”阿维塔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提速阿维塔未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品牌发展。 从智己和阿维塔披露的投资方不难看出,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和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方,一部分是“国家队”基金。 有分析认为,国家基金和产业链合作伙伴,都不是急于寻求回报的投资者,企业能够获得相对稳定且长期的支持,但缺少社会资本和相对纯粹的资本投资者也带来一定隐忧。 除了智己、岚图和阿维塔之外,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新一轮引战增资项目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预挂牌,起止日期为7月18日至8月12日,拟募集资金总额、拟新增注册资本、拟对应持股比例等将视增资情况而定。 广汽埃安表示,本次增资引战,将在今年3月引进部分战略投资者、改革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融资。此次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能源生态及产能扩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目前潜在投资人、机构超250家,预计选择30家,用30%的股权换500亿元融资,将全部投入到研发中。”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1业绩沟通会上表示。 按此计算,埃安A轮融资后的估值在1660亿元以上。此前有机构给予埃安约16倍PE,整体估值达到2000亿元。 传统车企“小号”引入外部融资的背后,一方面是车企对资金的渴求——对于普遍处于疯狂烧钱状态,且尚未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的新造车企业,面对国内新能源车市的激烈竞争,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投入、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数字营销、渠道扩张等,融资、上市成为最优解;另一方面,资本方带来的资源禀赋也成为匹配融资的重要考量因素。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表示,未来阿维塔将保持全面开放,引入更丰富的社会化资本。 有接近广汽集团的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广汽埃安引进的投资者首选有战略协同的,尤其是能够把核心短板补强、产生业务协同的首先考虑,比如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其次是知名投资机构和财务投资人。” 上市进程提速? 在经历了代工质疑、资质考验、交付难题、融资受阻、自燃事件、企业裁员、消费者维权等一系列考验之后,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向第二阶段突围。 但造车作为前期投入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生意,要历经车型量产-销量爬坡-规模效应凸显-毛利率转正-净利润转正-回本的漫长过程。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说过“没有200亿不要造车”,之后又表示“没有400亿元可能干不了,汽车行业的门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称,造车从0到1大概要200亿,从1到100要超过300亿。 即便是销量攀升、毛利率转正的“蔚小理”在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下仍未实现盈利,仍属于新人的传统车企“小号”们也面临不小亏损。 广汽埃安自2020年宣布品牌独立后,销量屡创新高,2021年销量近12万辆,今年前7月累计销量已突破12万辆。不过广汽埃安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和13.8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27亿元。 岚图汽车从去年6月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到今年6月30日累计净亏损14.43亿元,平均每月净亏损超1亿元。同时今年1-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8671辆,月均交付约1200辆,与其他新兴高端电动品牌相差甚远。日前岚图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由年初的4.6万辆下调至3.1万辆。 而上市成为众多新造车企业融到更多资金的手段之一,不少传统车企“小号”释放出上市规划。 曾庆洪透露,广汽埃安预计今年三季度完成A轮融资,争取明年IPO,后续择时择机择地选择上市。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多次公开表示,公司的公开融资已经在规划之中,后续会有A轮、B轮、C轮的融资计划,也有非常明确的上市计划。 此外有消息称,上汽旗下飞凡汽车也有独立IPO计划;吉利旗下极氪CEO安聪慧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极氪不排除上市”。 在大钲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林雷看来,电动汽车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景气。目前进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公司是第二波,蔚小理及在其稍后创立的公司为第一波,第二波与第一波的差别不仅仅是时间问题。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是否相信第二波的造车势力,最核心的问题是车企在制造和供应链能力、智能和电子化、商业模式等方面是否有明确的、独特的特色,如果没有清晰的不同点,第二波的企业是很难崛起的。另外投资者需要相信第二波的车企有能力实现这些差异点,并有能力确保下一代产品还可以持续具有这些基因。”林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前述新能源汽车企业高管看来,未来三至五年是决战时刻,最迟在2025年或2026年,在中国市场上一定会产生百万级甚至200万、300万体量的新能源纯电品牌。“未来8-10年的汽车市场,包括国际市场,不会有超过五家品牌能活下来,我们今天熟知的新势力最后能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两家。”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