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张夕勇 :加快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
日前,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人大代表,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提交了关于加快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的建议。张夕勇呼吁,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政策及资源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重塑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各整车企业对于新能源赛道的重视和布局加速,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爆发式增长。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预计2023年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0%。 按照北京市相关部署,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聚集在经开区,生产制造主要在顺义、昌平、大兴、怀柔等区域。经开区已形成了以北京奔驰为龙头的高端汽车产业体系,以北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以小米汽车、百度、小马智行为引领的智能网联产业体系。在顺义区,北京奔驰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形成规模,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已开工建设,美团无人配送、丰桔出行等智能网联企业落地并开展应用场景测试。昌平区与北汽福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打造氢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张夕勇提出六点建议,一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建议鼓励相关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建议出台和完善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专项财税支持政策,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大力度引进行业先进技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是加强核心零部件系统总成能力。建议依托北汽集团、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链长作用,完善核心零部件系统总成能力。在电动化方面,开展下一代电池技术攻关,电机及控制系统向系统化、结构轻量化、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系统自主程度,聚焦核心智能汽车芯片(计算、控制、通讯、存储等)、智能汽车感知系统、智能座舱、高精地图及定位等开展技术攻关。在燃料电池方面,聚焦电堆、膜电极、催化剂等关键零部件,以北汽福田为龙头,加快燃料电池商用车开发和推广。 三是打造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基地。建议打造有经济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配套。政府需要从企业入区政策、人才引进、项目投产等各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企业从规模化生产、拉动就业、税收及产值贡献等方面优化提升。 四是完善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场景。建议深入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2.0阶段经开区核心区域道路全覆盖,持续开展3.0阶段应用示范。增加商用车“油改电”、“油改氢”的城际物流车、客运车等示范线路,以及机场、工业园区、城市道路等重点领域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推动加氢、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能源商用车在京津冀地区的置换比例。 五是加强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升级。建议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高级别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技术法规和标准。 六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城际物流商用车、城际客车、工程用车等为抓手,加快推动京津冀“油改电”“油改氢”的示范化运营。充分发挥北汽集团、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整车带动效应,引导带动电池、电机、传感器等一批高附加值和智能网联汽车供应商企业落户京津冀地区,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