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创新体制机制 助推蜡染刺绣产业发展壮大
人民网贵阳1月16日电 当前,苗族蜡染刺绣产业面临许多发展困难,需要从政府统筹、龙头拉动、人才支撑、健全链条、创新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突破瓶颈,真正实现传统和时尚互动、文化和产业交融。”2023年贵州“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毕节市织金县苗族手工技艺传承人杨美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提出在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群众有位、保障有力的体制机制上创新,为苗族蜡染刺绣产业发扬光大提供动能的建议。 贵州省人大代表、毕节市织金县苗族手工技艺传承人杨美。受访者供图 杨美介绍,毕节苗族蜡染刺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织金县为代表的蜡染和刺绣已分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是飞禽走兽、花草虫鱼,都可以通过飞针走线呈现和刻画染色之后除蜡留下,高招的技艺、绝美的绣品让人叹为观止。 “目前,毕节市共有苗族蜡染刺绣企业46家、合作社63个、家庭作坊438个,从业人员不足3500人。”杨美坦言,通过调研织金县多个苗族蜡染刺绣工厂,自己深切感受到该产业不但离“发扬光大”差距甚远,还有“衰败”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实化措施,特别是在思想认识、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撑上持续发力,真正形成政府有为、群众有位、市场有效、保障有力的发展格局,以更好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为此,杨美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集聚资源、组织动员、联络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支持、引导苗族蜡染刺绣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破解产业经营主体弱、小、散的困局。同时,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并充分尊重市场运行规律,不断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 针对苗族蜡染刺绣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能力偏弱的实际,杨美建议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等方式,实施“绣娘”低龄计划、“大师”倍增计划和“能人”双育计划,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推动蜡染刺绣产业发展壮大。此外,杨美还建议通过强有力的人、财、物保障和责任压实等举措,切实打通蜡染刺绣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和盲点,推动产业各环节有序发展。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