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建强“法律明白人”队伍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黄山市徽州区司法局通过“选、育、干”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全面点燃这一“法治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让徽州“法律明白人”成为群众身边的“领路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打通基层法治“最后一公里”。 把好“选”,注入人才“活水” 精选。把好选人用人第一关口,在遴选“法律明白人”过程中,明确遴选条件,严格遴选流程,通过主动报名和他人推荐的形式,择优推选村干部、村民组长、妇女主任、村级人民调解骨干、“五老”人员、致富能手、党员等能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作为本村的法律明白人。2023年,全区48个村委会(含城区5个村改居),603个村民小组,共有法律明白人603个,已全面实现1个村民小组1个法律明白人的培养目标。 严核。对违法违纪、不认真履职,不符合“法律明白人”基本条件的严格审核把关,各村(社区)在确定“法律明白人”初选对象后,进行为期不少于10天的公示,填写“法律明白人”登记表,各乡镇司法所对初选对象进行初审核实,乡镇党委、政府同意审签后,再报司法局签批。2023年,徽州区603个法律明白人均按照遴选“三审”流程完成公示审核。 建档。正式确定为“法律明白人”后,以村为单位逐级登记造册,颁发证书和徽章,建档立卡,实现“身份认证”。同时在实现“有”的前提下,根据人员变动适时调整、充实、增补,选优配强,建立“法律明白人”后备人才库,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文化有素质的回乡创业青年、回乡大学生加入法律明白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队伍素质和活力,力争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达到30%以上,“五老”达8%,“村两委”干部达15%,村妇女主任达100%,成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生力军”,真正做到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有针对性、实效性。 注重“育”,聚焦智能充电 线下培育。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常态化专题培训,讲解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常用法律法规;邀请“八五”普法讲师团讲师、法官、检察官、各执法部门的业务普法骨干、公职律师、各基层司法所所长等深入村居,为辖区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培训;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联系结对,帮带培养,现场教学,解答法律疑难,提高“法律明白人”运用法律法规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线上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及时高效、互动性强的优势,通过徽州司法行政公众号、“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群,发布法治案例、法治视频、庭审直播等法治学习内容,从“面对面”转变为“面对屏”,以案释法,实现普法教学空中课堂,畅通“法律明白人”学法渠道。 取经学习。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组织“法律明白人”走出去,参观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五星平安村等先进法治示范点,听取法治“真经”,提升法治素养;组织现场观摩人民调解、法院庭审、村民议事提升法治实践能力;鼓励参与“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学习先进典型,更好发挥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用,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强化“干”,夯实阵地建设 搭建阵地,提供保障。强化村(社区)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法治广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建设,整合送戏下乡、巾帼服务志愿队等乡村宣传队伍,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基本实现一村(居)一法治宣传阵地,使村民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休闲学法成为常态,为“法律明白人”开展工作营造氛围,提供基础保障。 聚焦“实干”,当好四“员”。“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人熟、事熟、地熟“三熟”优势,开展普法讲座、解答法律咨询,为群众送上“法治大礼包”,推动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充当好人民群众的“法律宣讲员”;用活乡情、亲情、友情“三情”资源,积极协助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综治中心、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引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创建、村级事务管理,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掌握基层社会治理动态,精准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和热点问题,激发基层法治建设内生动力,当好“基层治理服务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法律明白人”模范遵守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开展家风家训学习,讲道德、守规矩,争当乡村法治建设“示范引领员”。 2023年以来,已建立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61个,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基层普法宣传活动40余场,收集社情民意35条,参与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3起,成功调处362起,调处成功率达99.7%。 |
热点推荐